解锁科创“秘钥”,安徽做对了什么?
“当年钱学森为什么回来呢?”被问及为什么离开德国最大的科研机构之一亥姆霍兹联合会,选择回国创业时,彭娇博士这样反问道。
在德国从事等离子体相关研究期间,彭姣亲眼目睹了西方国家对华的技术封锁:高精尖课题不允许中国人参与,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只能分到一些辅助性工作和老旧的成熟课题。与此同时,等离子清洗设备在国内尚存技术空白,国产设备还停留在仿制国外的初级阶段。
在德的经历坚定了彭娇自主研发的信念。回国后,她组建了核心成员均来自中科大、均为博士学历的科岛科芯团队,落户合肥蜀山区科里科气驿站。目前,科岛科芯已经研发了多款主要核心产品,在大尺寸长寿命等离子体清洗设备研制方面,率先实现了国内技术突破,打破了国外完全垄断的格局。
事实上,像科岛科芯这样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的企业,在安徽并不少见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“屏幕”背后,合肥欣奕华自主研发的巨量转移设备助力新一代LED技术实现突破;在芯片、显示产业上游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光刻胶领域里,阜阳欣奕华已经打破技术壁垒;由美亚光电研发生产的口腔CBCT设备,为牙科治疗国产化带来新的改变……
安徽能成为众多科创企业生长的沃土,手中究竟掌握了什么“秘钥”?
安徽合肥鸟瞰图(摄影/束志祥)
时钟拨回1970年,中国科技大学(简称“中科大”)南迁至合肥,开启了这段城与校之间的佳话。
高校因城市而兴,城市因高校而盛,这种融合共生的关系从来不乏佐证。1951年,美国斯坦福大学前副校长弗雷德里克·特曼提出创建研究园区的构想,这是全球最早的位于大学附近的高科技工业园区——斯坦福工业园,也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“硅谷”。
人言中科大之于合肥,正如斯坦福之于硅谷。
像合肥这样的城市,自然资源禀赋不足、家底不厚,谋求发展只能依靠科技创新。而中科大是这座城市最早的创新共同体伙伴。
一面是合肥乃至安徽给钱、给地、给政策,倾尽资源支持中科大发展,而另一面,随着中科大的落户,背后的科技资源也不断在合肥聚集。
2012年,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成,让实验室的成果和技术能够与产业对接。此后10年间,从合肥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,到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入轨运行,“嫦娥钢”“质子刀”“量子显微镜”等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。就在4月12日,有“人造太阳”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刷新世界纪录,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。
依托这些重大原创成果,合肥的科技优势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。
正如硅谷的创业故事为人津津乐道,从中科大的创业丛林中,也走出了以科大讯飞、国盾量子为代表的多家知名科技企业。
1999年,在中科大读博士二年级的刘庆峰带领创业团队蜗居在租来的民房里,“捧”起了中国语音产业的新星科大讯飞。2009年,刚从中科大物理电子学专业毕业的唐世彪没有选择前往一线城市,而是在老师的推荐下,投身国盾量子的起步创业。
如今,以科大讯飞为龙头,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“中国声谷”内企业云集。与之相距不远处,曾经几乎是一片荒地的云飞路,也已经成为著名的“量子大街”。
更为重要的是,新的赛道亦在不断涌现,并向细分的领域、细分的应用延伸。《合肥市种子基金2022年度运营情况报道》显示,在2022年43项已通过投决会项目中,标注为中科大、中科大先研院、中科大毕业生团队项目共有19项,占比达到了约44%,涉及生物医药、第三代半导体等核心赛道。
合肥市市长罗云峰此前接受《瞭望》采访时透露,近两年中科大硕士生、博士生留在合肥的比例分别为43.5%和44%。或许从这些人中,又将走出未来科创领域的中坚力量。
与此同时,城与校之间的故事也翻开新的篇章——2022年6月,《“科大硅谷”建设实施方案》出炉,提出了22项高含金量政策,诸如鼓励科技成果就地转化,加大“高精尖缺”人才补贴力度。更引人关注的是,“科大硅谷”计划打造总规模2000亿元以上的“基金丛林”;对运营“科大硅谷”母基金的团队,给予最高50%的风险容忍度;鼓励“投早投小”,对投资“科大硅谷”早期小型科企按实际投资额的10%给予奖励。
“撒钱”的背后是安徽对科创的笃定。
中科大先研院(摄影/束志祥)
一方面,“科大硅谷”为中科大等高校院所的创新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空间;另一方面,中科大也为“科大硅谷”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与人才资源。
依托“科大硅谷”,安徽在全国科技创新格局上落下了“关键一子”。
“城校共生”补足了安徽的人才链,继而繁荣了创新链,也为产业链的提升奠定了基础。
但是科研成果不等于商业成功。“在实验室做科研、做技术是一回事,形成量产的产品又是另一回事。”一位合肥科技企业的研发负责人这样说。
高校和科研院所培育了肥沃的科技土壤,但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成产品才有价值。从科研到生产之间,还隔着从0到1的“死亡谷”。
中科普瑞昇癌症细胞产业基地
许多创业团队倒在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路上,但也有企业成功跨越。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科普瑞昇”)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。
“合肥是一个视创新为生命的城市。”中科普瑞昇发展委员会主任,同时也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任涛博士说。
2015年,任涛从海外回国创业。之所以选择留在合肥,正因为中科大、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一批强大的科研单位和大科学装置都坐落于此,培育了浓厚的科技氛围和友好的创新环境,也给生物医药研究提供了实验室等重要支持。
刚回合肥那天,任涛买了一张合肥的公交卡,决定要踏下心来做个新合肥人。
在这里,他参与创立了一家专注于细胞工程技术的企业——中科普瑞昇,带领科学家团队更专心地投入科研与产业化中,展开与癌症“搏斗”的历程。
任涛参与创立中科普瑞昇的初衷,在于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真正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更好地服务大众,但这一转化过程免不了困难与阻碍。
任涛认为,从实验室到临床,是技术的一次“降生”,需要脱胎换骨,特别是要实现可重复、可推广、可质控。而对于细胞工程技术的产业化来说,这样的“标准”和体系是不健全的。
为解决这一难题,任涛的团队在前期进行了大量标准化工作探讨,比如设立安徽省精准用药技术工程实验室,参与临床类器官专家共识的制定以及正在进行中的CNAS认证等等,一步步树立明确的标准,实现科研成果的“产品”化。
经过几年的研发与产业化探索,中科普瑞昇做好了一件重要的事——攻克肿瘤细胞的体外扩增技术,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找药吃的检测技术。
以这一技术为依托,中科普瑞昇正在建设中国可再生的肿瘤原代细胞生物银行,未来或将带动整个生物医疗产业链的发展。
中科普瑞昇的创业与发展历程,如同安徽科创型企业的一个缩影。
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合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供图)
在科研院所的带动和科创氛围的吸引下,过去几年间,诸如任涛、彭娇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在安徽聚集,轩辕科技、海图微电子、有方医疗、合肥博雅迈特等众多优质项目在安徽不断落地。数据显示,仅2022年,安徽新增高层次人才超6000人、高技能人才超5.5万人、高校毕业生超30万人,均创历史新高。
高层次人才与科创企业双向奔赴,撬动了安徽乃至全国产业发展。
数据显示,过去五年安徽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.2%,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4.7%提高到41.6%;2022年安徽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56家,总数居全国第七位;截至3月30日,安徽科创板上市公司20家,居全国第七位。
“高校里很多技术是不缺的,但如果要落地,必须贴近当地产业链,和属地经济相匹配。”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张晓强说,“只有和经济贴合,才能有市场需求,才能把成果和产业链匹配起来。”
在张晓强看来,高校走出来的科研成果,第一步要先面向高校,与老师、科研团队合作,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反馈进一步打磨产品。高校市场做好之后,下一步再面向市场中的企业,继续把成果落地、做大。
而高校院所和市场企业之间,需要建立一个纽带,才能进行更深度的交流。为了建立起这一纽带,帮助技术更好地贴合实际、触达市场需求,安徽立足本土科研优势搭建平台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。
此前,首届中国(安徽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成功举办。会上共有1043项科技成果“亮相”,科技成果竞拍总交易额达680.9万元。此外,通过视频云签约方式,60个项目实现云签约合作,签约金额达282亿元。
“很多科研成果做出来之后,宣传渠道并不多,而科交会提供了一个平台,让更多客户能了解我们的产品。”既是科研工作者,同时也是科创企业联合创始人的张晓强这样说,“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,我们也了解了企业的需求,之后再继续研发我们的产品,从而更贴合市场、贴合企业。”
为广聚国内外优秀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,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安徽落地转化。4月26日,第二届中国(安徽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将在合肥召开。以“科技创新”为底牌,安徽又将打出怎样的新局面?
拭目以待!
往期回顾
1
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——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2
2023年安徽省科技创新工作怎么干3
2022年安徽省科技创新工作怎么看4
深入实施科技创新“栽树工程”